16

如何應對壓力環境之下進行科學研究?

如何應對壓力環境之下進行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雖然工作性質上不同於一般朝九晚五的職業,無法一眼讓人看穿其中的壓力來源。然而,科學家和研究員是當之無愧的高壓職業,科學研究中特有的長週期製造出平和的假象,不僅常使旁人忽略科研和學術環境帶來的壓力,也常使研究人員自身不注重壓力的緩減。

這些都是不可被忽視的跡象!

  • 持續感覺你可以做的更多
  • 感覺工作堆積如山、永無休止
  • 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
  • 無法專注
  • 感覺對事物失去控制、得不到期待中的效果
  • 連簡單的事都顯得困難
  • 持續有即將失敗的恐懼感
  • 感覺自己不適合進行科學研究、自我懷疑
  • 生理或心理疲憊

壓力是好事…如果不是常態的話

壓力,差不多與疼痛一樣,是身體的反應機制,如同被熱水噴到會痛的收回手,當遇到有危機感的情況會有腎上腺速和皮質醇的相助,血液加速打到肌肉中,為身體準備好可能需要的行動來保護自己。問題就出在於此類壓力成為常態,血壓上升、免疫下降、精神疾病風險增加、焦慮、職業倦怠…忽略壓力的代價可能是職業發展、人際關係、更甚至是未來的健康!

應對前先識別原因

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因為領域的不同,壓力的來源也有所出入,但總體來說可以歸類成:同研究領域競爭激烈、就業或晉升機會侷限、付出與回報程度不符、單次失敗或失誤的代價高、不可控因素太多、缺乏機構或親友、上級支持。不少科研人員的通病是認定了壓力是工作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於是連壓力程度和來源都不予理會,其實意識到真正原因之後,不少直接應對的措施可能就會浮出檯面,只是以前無法正視而已。

花時間思考壓力,別被壓力推著走

是否又完美主義作祟?是否陷入以為自己是關心結果、但已經變成是擔心結果的狀態裡了?總覺得自已應付的來、其實拒提供幫助的人於千里之外?錯誤出現時無法就事論事、反而開始自我質疑?接了太多事情要做只因為拒絕不了人?不識別壓力來源,又覺得花時間思考是浪費時間,結果就是被壓力給掌控了。

方法很多,交互使用

許多真正有用的應對方式,其實是最簡單粗暴也最狗血而俗氣的。就是因為沒有一種方式能解決所有壓力來源,了解自己對不同壓力來源的反應、然後發展一套管理自己的技巧,這是再重要不過的事情了,畢竟不是誰都有能力或願意尋找專業諮詢,那還能有誰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呢。

參考資料:

十個處理壓力的方式

壓力,實驗室裡的不速之客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