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我是否該自己出版研究?

自我出版(Self-publishing)其實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了,1901年《彼得兔的故事》就曾經被多個出版商拒於門外,而後作者Beatrix Potter決定自己出版了這個後來廣受喜愛的兒童讀物,直到了40年後,曾經拒絕出版的出版商之一才正式同意大範圍出版此書。

自我出版到底好不好?

對於科學研究人員來說,能在短時間內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件求之不得的事,而自我出版可說是縮短出版時間最有效率的方式。但對於支持傳統期刊出版模式的研究人員而言,自我出版似乎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作法,提供那些無法通過正規渠道出版論文的研究人員一種解套方式。要判斷自我出版究竟合不合適,必須先分析它的優缺點:

  1. 優點:言論自由

自我出版最大的優勢在於個人能不受時空限制地自由表達觀點和散布資訊,尤其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許多研究人員早已習慣使用電子書、個人網站、社交平台等等和讀者互動、分享自身觀點,並交代最新動態,此作法不僅可以即時更新資訊、廣泛散布消息,還可以完全掌握自己所欲傳遞的訊息,並獲得讀者反饋。

  1. 優點:再現性研究的好去處

在過往文章中,我們已多次提及再現性研究的好處與難處,而再現性研究不如創新研究和具爭議性的研究受期刊歡迎,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實。因此,想要將自己再現性研究的影響力最大化,不妨考慮自我出版,不但能解決期刊喜好的問題,還可能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

  1. 缺點:缺乏審查流程

第三方的中立審查是維護科學誠信的機制,而這也是同儕審查存在的原因。當研究人員選擇脫離傳統出版模式時,這個同儕審查的步驟也就被跳過了,文章的科學誠信度自然也就難以衡量。(然而,同儕審查本身就是非常講究自我要求的審查方式,若是要作假弄虛,同儕審查流程也是防不勝防。)

不得已而為之

自我出版目前仍非學術出版的主流,通常是在研究主題過為爭議,或是研究結果具有強烈時效性的情況下,研究人員才會「不得已而為之」採用的出版方式。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