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章的大國崛起

從歷史上來看,世界的科學中心隨著地球的自轉而轉移。從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開始,在英國、法國、德國遷移,在20世紀早期渡過大西洋到了美國,過去的九十年中,美國的論文數量始終是世界第一,但是到了21世紀,這個科學中心似乎悄悄地轉移到中國。 目前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

商人啟示錄,川普政府對科學顧問委員會的冷漠態度

Trump vs. SciencTrump vs. Scienc美國科學顧問委員會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SAC) 成立於1951年,由時任總統杜魯門所成立,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科學知識方面的諮詢,當時的重心當然是放在國防方面。1957年,蘇聯人造衛星升空,時任總統艾森豪更是將科學顧問委員會升格為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PSAC)…

一宗來自瑞典的科學不端行為案例

科學欺詐(scientific fraud)相當於科學界的「假新聞 (fake news)」,在科學界上是不被容許的,因此當一篇論文要公諸於世,內文敘述必須詳實完善,擁有極高的可信度(credibility),有精確且有效的數據來佐證論點,也要符合研究倫理 (Research Ethic) 。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兩名瑞典科學家,海洋生物學者Oona Lönnstedt和湖沼學者Peter Eklöv於2016年6月在科學…

解決生科論文再現性過低問題的推薦方案

在科學研究中,在對研究結果作自我糾正、歸納,或是演繹推理,會透過複製實驗的結果來確認其再現性 (reproducibility) 。如果研究的結果被證明是不可重複的,這表示之前的研究應該重新檢視,所以再現性是一個論文成功的重要指標。…

運用愛思唯爾期刊搜尋工具協助選擇適合的期刋來發表

研究者經常花時間思考如何選擇期刋。哪一家是發表學術研究的最佳期刊?學術出版龍頭愛思唯爾(Elsevier)努力簡化這個過程,使研究者將愛思唯爾期刊搜尋工具(Elsevier Journal Finder)追加到他們的研究工具清單中。 為何選擇愛思唯爾期刊搜尋工具? 愛思唯爾期刊搜尋工具使用愛思唯爾指紋引擎(Elsevier Fingerprint…

投稿期刊的漫長等待

一個好的科學期刊對於每一篇投稿論文,都要經過同儕審查程序的把關。完成投稿之後也不過是長日等待的開始,經過漫長的程序之後,結果有可能是被接受,也有可能是被拒絕。 一般來講,第一位看到投稿論文的人是期刊的編輯。期刊編輯先評估內容是不是符合期刊的範圍,如果符合了,那就會進行同儕審查的程序,將論文分發給相關的專家。經過了同儕審查的程序,會出現四種結果,包括:接受、拒絕、接受修改、接受重大修改。然而主要的問題仍然一直存在著,那就是,到底要等多久才能得到期刊的回應?…

共享同儕審查數據有助於反擊科學不端行為

生命科學的研究正面臨著實驗可複製性(reproducibility)危機。實際上,有70%的研究人員嘗試過複製另一位科學家的實驗,但卻無法能再現其實驗結果,這也促使科學家質疑同儕審查的模式,並促成同儕審查數據的共享。這些所有作為都是為了要促進科學研究的誠信,有效地減少科學舞弊事件發生。…

Dissemin綠色開放近用管道突破付費牆

綠色開放近用(Green open access,Green OA)使讀者可以透過開放近用(OA)知識庫而獲取研究論文。雖然傳統型(訂閱型)期刊的同儕審查過程依舊保持不變,但已發表的研究論文版本現在已可透過Green OA獲取。學術期刊會決定哪些版本的論文可以透過Green OA獲取,因為他們擁有最終出版版本的權利。Green OA應該與Gold OA加以區分。在Green OA中,文章可以在出版商網站以外的地方免費獲取,例如大學知識庫或研究者的主頁。 透過Green…

華南理工大學孫大文教授榮膺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7年波蘭科學院舉行了全體院士大會,會中選舉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結果來自中國華南理工大學的孫大文教授以最高票數當選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這個頭銜可謂是波蘭的國家最高終身學術榮譽。到目前為止,孫大文已經獲得五個院士頭銜,分別是:2010年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2011年增選為歐洲人文與自然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為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2016年當選為國際農業與生物系統工程科學院院士、2017年當選為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

諾貝爾獎得主前進深圳,放眼未來

四十年前,很少人會想像得到,深圳這個小小漁村會成為世界工廠的前進基地;十年前,當中國經濟全面起飛之後,很少人會想像得到,深圳將繼續擁有數以萬計的創業公司和一些中國最成功的科技公司的中心。 安德烈蓋姆(Andre Geim),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於2017年12月初以自己名字,選擇在深圳成立了「深圳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The Shenzhen Geim Graphene Research…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