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別盲目追求期刊影響因子了

科學研究者無不致力於投稿高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的期刊,畢竟一切升等、評鑑都和期刊影響因子息息相關。然而,影響因子並不完全適合來評估一篇文章或一個期刊。

同儕壓力

當身邊的同儕都在追求影響因子時,很自然地就會感受到壓力。每天開會聊天的話題可能都是哪間實驗室又發表了一篇高影響因子的文章,或是現在某個議題似乎很熱門,比較容易發表到高影響因子的期刊。這樣的結果會使得研究者不自覺地改變自己的研究方向,投入自己不擅長甚至不喜歡的領域,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研究資源。

影響因子計算方式

引用數(citation)是決定影響因子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算式中並沒有辨別文章為何被引用。優秀的文章當然被引用的多,但有爭議性的文章同樣地會被大量地引用,因為要反駁某篇文章的論點時,很自然就會將其引用。兩者是截然不同的狀況,卻無法反映在影響因子上。此外,引用數並未考量文章是被什麼期刊引用,因此產生偏誤的機會甚大。

反影響因子浪潮與新興指標

2012年,由許多期刊編輯和出版人員聯合組成了反影響因子的團體,簽署了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DORA)合約,簽署人數高達12500人。許多期刊也開始用期刊影響因子以外的方式呈現自身的影響力。如Nature Research系列文章使用citation-based metrics,此指標加入了對於引用文章的期刊品質考量。而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and EMBO press則使用了引用分佈(citation distributions),避免特定領域用相互引用的方式衝高引用數。而拜現在網路發達之賜,可針對某篇文章在網路上曝光率或是被下載的次數做追蹤,從而衍生了許多指標。其中最熱門的就屬網路計量數(altmetrics)。在這網路為主的時代,用網路計量來評估影響力似乎很合乎邏輯,然而網路計量數主要的問題在於許多人或許根本沒有看文章,看到標題甚至看到是朋友所分享,就手指點一點也分享出去了。

總而言之,其實沒有任何一個指標是完美的,影響因子也不是。科學研究者應該認清本身研究興趣以及專長,以免因追求影響因子而迷失。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