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負面研究結果也能發表?!

有實際研究經驗的研究員都知道,實驗做不出原本預期的結果是研究生涯的家常便飯。一般總認為要有「漂亮」的數據才能「拿出去見人」,不如預期或難以解釋的實驗數據通常被列為負面結果。

迫於發表壓力,目前學術界解決負面數據的大概有幾種方法:

  • 重新嘗試變化各種可能影響結果的實驗因素,希望終有一天能篩選出「最合己意」的結果;
  • 怎麼試都不成功,則放棄發表;
  • 或是僅發表有說服力的數據,省去可能有爭議性的數據不提。

負面研究結果為什麼重要?

其實不管是以上哪種做法,嚴格說起來,都有失科學研究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例如幾個隱藏問題:

  • 「自欺欺人」之嫌;數據或結論是在有特定期望或偏見的情況下所做出的。
  • 負面結果不一定「真的負面」;或許犧牲了可能另有含義的數據。
  • 「報喜不報憂」,失敗經驗沒有分享機會,恐怕未來同儕或同領域研究員需要浪費不必要的時間重蹈覆轍。

科學界普遍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近年來有如Journal of Negative Results,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Negative Results, Journal of Negative Results in BioMedicin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Negative Results, All Results Journals等等的期刊,鼓勵發表認為「不成功」的數據,以利學術知識的流通和科學發展。

另外,負面結果不一定真的「一無是處」。利用轉換說法的方式,化負面為正面,例如標題使用“unexpected“, “surprising“, “interesting“, “…is not…“或類似的字眼,說明雖然實驗數據不如一開始預期,但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產生值得思考的問題,或間接反證了某種理論。

所以以後實驗若不成功,別沮喪得太早,用正向的態度面對負面結果,試試我們討論的兩種途徑。負面數據一樣可以發表!

 

參考資料:

Enago英文編修內部資料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