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論文投稿同儕審查 (Peer Review) 過程

大多數論文期刊採用同儕審查的方式,由該領域專家匿名審查投稿文章是否應被接受。此一過程不但曠日費時,而且消耗相當的人力。不過,同儕審查肩負了爲期刊品質把關的重責大任,因此仍是普遍受到大家認同的評選方式。

相信對不少作者而言,同儕審查是漫長而神秘的過程。其實,舉例來說,大部份生物醫學論文期刊的同儕審查過程,基本上大同小異:

作者的稿件平均被送到二位審查者手中 審查者給予接受、修改或退稿的建議 → 送回編輯手中。

有時因為審查者個別差異,二位審查者出現不同的審查結果,此時編輯群則必須再找第三位審查者。另外,主編有權決定是否刊登,但也有些期刊是經由編輯群或編輯會議作出決定。

大部分審查結果是「修改後再審」,很少「修改後直接刊登」,或是「直接刊登」,作者必須在收到審查結果後,根據審查者的建議和疑問,進行必要的修改,然後再送回給審查者,最後經由主編安排才會刊登。

同儕審查雖然立意良好,但在一些無可避免的主客觀條件下,常有為人所詬病的缺點:

1.  偏見:難以做到完全匿名,審查者很可能從文章內容猜出作者,聯想到作者過去的表現而影響判斷。除此之外,審查者與作者也可能主張「派系」不同,無法公平、公正看待該作品。

2.  增加時間消耗:同儕審查本來就是漫長的過程,如果首輪二位審查者意見不同,還需要加入第三位審查者意見,那審查時間必定會延長。

3.  資源有限:現在研究領域越分越精細,部分新興的研究項目 是否有足夠適當且能避嫌的審查者來審查投稿作品,確實存有疑問。

同儕審查固然有不少令人質疑的地方,目前也有針對這些問題研發出的解決方案,像是公開審查(開放審查者與作者身分)、網路投稿快速審查等。雖不敢說哪種同儕審查是百分之百完美的方式,但一般而言,同儕審查被賦予下列幾種主要功能:

1.  篩選:找出值得刊登的稿件。

2.  轉換:常有研究成果發表於期刊的作者,總是能夠使自己的文章出版,但經由同儕審查,可以決定作品會在什麼等級的期刊出版。

3.  鍛鍊:經由編輯標準和同儕審查的考驗,作者的稿件能表現得更好、更符合期刊的風格。

4.  機率:同儕審查本質上是無法預測、不可複製的,稿件會被接受,可能是因為審查者欣賞稿件的某些研究方法或試驗設計而採用,結果相當主觀。

除了這些功能,再加上審查者與作者之間來回的討論、建議與修改過程,有時甚至能激發出新的研究想法與火花,不得不承認同儕審查有其正面意義,甚至讓學術研究更上層樓,帶來知識無價的寶貴經驗呢!

 

參考資料:
New approaches to peer review
陸偉明,同儕審查制度。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十卷四期。
林娟娟,學術期刊之同儕審查。大學圖書館第一卷第三期。
投稿前同儕審閱服務(收費專業編修服務)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