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引用次數的影響因素深度解析
在當今這個“以引用次數論英雄”的學術評價體系中,廣大科研人員高度關心自己的論著的引用次數。在論文和著作的引用上存在哪些誤區,如何能夠提高引用次數,是本文簡要討論的內容。
學術機構在人員聘任和科研經費資助評審中,日益注重學術研究的影響力,要求科研人員證明自己工作的作用。最廣為人知的評價學術影響力的三種方法是期刊影響因數、論著引用次數、學術委員會等小同行評議。學術評價體系所要追求的效果是論著經受過嚴格的同行評議,並且在發表後能夠受到同行的關注。那麼,在未經同行評議的期刊或出版社發表的論著或發表後沒有被同行引用的論著顯然通常被認為是沒有學術價值的。當然,歷史上也有一些珍寶級的論文在發表後長期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只能說明這種論文的作者具有超越時代的遠見卓識,從而只能被後世的人們所發現和景仰。例如,1934年1月,文獻計量學家布拉德福發表了“專門學科的情報源”這篇在文獻計量學領域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著名論文。文中首次闡述了科學文獻的分散定律,即著名的布拉德福定律。但是,這篇論文在發表後長期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反過來看,在經過嚴格的同行評議的高影響因子期刊發表的論文或發表後被同行大量引用的論著就肯定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嗎?其實亦不儘然。
期刊影響因子簡單來說就是某一期刊的全部論文在某一時段內(例如兩年)被引用次數的總和除以發表的論文的篇數,即篇均被引用次數。一般來講,影響因子越高,對於原創性要求等同行評議審稿標準就越高,論文也越難發表。這就是期刊影響因子較高通常被視為論文水準較高的原因。實際上,期刊影響因子並不能代表單獨某篇論文的被引用次數。因此,期刊影響因子並不能反映具體某篇論文受到同行關注的程度。
雖然論著的引用次數比期刊影響因子更能直接反映某篇作品的被引用次數,但是引用次數並不能代表同行評議的審稿嚴格程度,只是反映出作品受到他人出於“某種原因”的關注。因此,被引用次數的多少也並不等同於論文品質的高低。這就是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的論文並不總是能夠獲得較高次數的引用,而且很難透過文獻計量學的方法預測誰能獲得諾貝爾獎。
那麼,論文的引用次數究竟多少才算多?據統計,在包括SCI在內的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引用次數超過1000次的論文不到0.03%。有的學科的論文的零被引用率大約是8%到30%,即某學科或某期刊的全部論文中有8%到30%的論文從來沒有被引用過。顯然,各學科或期刊的零被引用率的浮動範圍很大,不能一概而論。論文在發表當年被引用的次數如果超過1或2次,就算不錯的了。
在論文的多名作者中,每個作者都能在學術能力評價中宣稱擁有相同的被引用次數嗎?換言之,如果一篇論文有10個作者,這篇論文被引用了100次,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和排名第十位元的非通訊作者都能宣稱每人均擁有100次被引次數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但是,在目前的比較粗糙的學術評價體系中,在計算被引用次數和H指數時,很多單位尚未對作者排名和權重予以區分。這極大損害了作為作品主要完成人的第一作者的利益和作為作品負責人的通訊作者的利益,而且錯誤地獎勵了那些排名靠後甚至掛名的作者和沒有較大貢獻的作者。為了解決引用次數統計中的這種泡沫問題,天津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的張春霆院士創造了一種根據作者排序計算帶權重的引用次數的方法。在他的方法中,一名作者的帶權引用次數是論文的引用次數乘以作者的權重係數。作者的權重係數可以按照以下兩種原則計算。當按照榮譽三分原則計算時,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的權重係數均設置為1,而其他作者的權重係數的總和為1。當按照線性原則計算時,除了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外,其餘作者的權重係數按照作者排序以等差級數遞減。這種方法顯然比不論青紅皂白將所有作者都賦予相同的引用次數的做法合理很多。
有人可能還會問,論文被人引用的原因都有哪些?透過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也可以看到提高論文引用次數的方法。引用分為自引和他引。自引是論文的作者引用自己的作品。自引能夠維護學術研究的系統性和連續性,增加科研結果的可信度和深廣度,無可非議,只是需要注意在自引時應當有充分的理由。他引的理由通常包括以下四個。
第一,透過文獻綜述來介紹背景或湊足同行評議要求的參考文獻數量。在論文的引言部分草率引用他人工作來介紹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是青年學生常犯的錯誤,也是很多低水準論文被人大量濫引的原因。導師推薦高水準文獻能夠避免學生濫引。科研人員應當珍惜引用文獻的權利,慎重切題引用,不隨便給其他作者增加引用次數和榮譽。另外,有的科研人員沒有付費的文獻檢索途徑,只能從免費的開放獲取(Open Access)期刊上查找文獻。因此,在開放獲取期刊上發表論文,能夠增加他引次數。但是,很多開放獲取期刊是徵收高額版面費的。從作者希望增加他引次數的角度來看,應當使自己的論文顯得比較系統和全面,具有經典的入門學習價值,或者符合科研熱點。開闢有研究潛力的新方向和提出能夠被人廣泛使用的新方法的開創性論文毫無疑問能夠吸引較多的他引次數。撰寫綜述型論文也能夠增加他引次數。但是,科研人員通常應當在發表了一定數量的原創型論文而奠定了自己的學術地位後,再大量撰寫綜述型論文,否則會被人認為水準不高,權威性會受到質疑。
第二,在結果和討論部分引用文獻進行對比。這種引用通常具有很強的課題針對性。要想增加他引次數,必須做後繼有人的工作,讓後來的研究者沿著自己的工作繼續深耕和對比。寫好論文的標題、摘要和關鍵字,能夠有效增加自己的論文被同行發現、對比和引用的機會。
第三,引用他人論文的結果或結論,為自己的論點提供依據。要想增加這方面的他引次數,必須使自己的論文在完整性(深廣性)上比較出色,並得出比較經典的結論,使後人能夠反復借用。如果為了增加論文數量而將一篇論文拆分成幾篇內容較少的論文發表,可能會降低總的他引次數而得不償失。
第四,闡述別人的錯誤或比較平庸的結果,用來強調自己的研究結果的重要性。對於被引用的作者來講,這種引用屬於被別人批評的負面引用。這種負面引用的次數較多,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綜上所述,避免零引用和追求較高的他引次數是提高學術影響力的正確努力方向。但是也需要記住,他引次數受許多因素影響,包括期刊的影響因子、專業領域、論文篇幅、論文性質(原創型論文或綜述型論文)、參考文獻數量、論文發表時間等。論文的他引次數過低或甚至為零,說明論文的品質可能太低,達不到值得被引用的標準,或者科研方向太冷門,研究的人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