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期刊的影響因子孰高孰低?

研究人員常常對期刊影響因子又愛又恨,因為這些影響因子不僅被用來決定要在哪個期刊發表研究論文,還會被用來衡量科學家的價值,並影響到工作、薪水和獎勵等。影響因子是根據技術期刊進行排名的計算,演算法是過去兩年中期刊內的論文引用數。例如《自然》期刊的當前影響因子為42.778,表示在過去2年中,《自然》期刊的平均論文引用數為41次。然而這個簡單的數字已經默默地影響了大家發表期刊的選擇,導致很多人單純追求高影響因子,而不考慮該期刊的讀者或風格是否真正適合自己的研究內容。

影響因子在不同期刊的變化

基本上重量級期刊如《自然》和《科學》的影響因子都在逐年增加,差別只在於《自然》是從2010年的36.1上升至今年的42.778。《科學》則是從2010年的31.364躍升至今年的41.845,顯示能夠刊登在這兩家頂級期刊上就是論文引用數的保證,而且引用次數也持續增加。在不同領域中的各期刊影響因子差異可以非常大,例如醫學著名期刊《刺胳針》今年的影響因子達到了驚人的60.392,但是軟體工程領域最頂尖的《IEEE T SOFTWARE ENG》只有6.112,證明了單憑影響因子來判斷期刊優劣的缺陷。

為何影響因子降低了?

一般來說期刊刊登的文章數量增加是好事,但已經有報導指出文章數量增加反而會導致影響因子降低。因為在大多數領域中,論文發表的第二年通常會比第三年得到較少的論文引用數。因此,增加刊登文章會間接造成影響因子的計算不平衡。相反來說,在其他所有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減少刊登數就可能會因為人為調整而增加了影響因子。

如何決定會變動的影響因子的真正價值

影響因子的真正關鍵在於論文引用數,但還是必須建立在正直合法的方法下累積引用數,而不是為了衝高引用數而走旁門左道。除了利用近幾年興起的開放近用(Open Access),或是LinkedIn或是ResearchGate等知名的專業社交平台,也可以讓更多讀者認識,進而提升閱讀次數與引用率,才是增加論文引用數的正途。

是否有影響因子以外的指標供大家參考

上述介紹到的影響因子缺陷已經讓眾多研究學者認清其不是評價研究價值的唯一方法。因此越來越多的期刊採用其他方式計算,嘗試改變研究人員的觀念。例如Nature Research系列期刊採納了被引用文章的期刊品質作為考慮因素。EMBO 系列則採用了引用分佈方式,避免不當的互相引用抬高論文引用數。最近還興起了用網路分享數來計算引用數的方式。乍看之下用分享數位來評估論文影響力似乎是符合邏輯的,但是網路世界的癥結點在於許多人看都不看就把文章分享出去,這就沒有達到正確引用的目的。總而言之,目前還沒有一個完美的對論文引用數的計算方式,但是不要用簡單的影響因子就評斷一篇研究的好壞,這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研究人員的共識。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