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製作

從部分到整體的有效推論方式——推斷統計

推斷統計學(inferential statistics)是研究如何根據樣本資料推斷總體特徵的方法,是在對樣本資料進行描述的基礎上,對統計總體的未知數量特徵做出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斷。推斷統計包括總體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相比之下,描述統計學(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資料反映客觀現象的特點,並通過圖表形式對樣本資料進行加工處理和顯示,得出規律性數量特徵。 總體(population)是研究物件的整個群體。樣本(sample)是從總體中選取的一部分資料。樣本數量是指有多少個樣本。樣本大小(又稱樣本容量)是指每個樣本包含多少個體。統計量(statistic)指的是關於樣本的測量,而參數(parameter)指的是關於總體的測量。概率樣本的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是對該樣本的某個總體參數(例如均值)的區間估計,展示的是這個參數的真實值以一定概率落在測量結果周圍的程度。置信區間給出的是被測量參數的測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要求的“一定概率”。這個概率即為置信水準,亦稱置信度。置信度b與顯著性水準a之間的關係為b=(1-a)´100%。例如,95%置信度的置信區間意味著,如果你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用一個新樣本重複研究100次,你可以預期估計值在指定的值範圍內的次數達到95次。以上是相關統計學概念的簡介。下面談一下總體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 總體參數估計是指通過樣本對總體特徵進行估計,即如何從局部結果推論總體情況。總體參數估計可分為點估計(point estimate)和區間估計(interval estimate)。點估計是在用樣本統計量估計總體參數時,估計的結果以一個點的數值表示。點估計總是存在誤差的,並且無法指出對總體參數給予正確估計的概率有多大。因此,點估計只能作為一種不精確的大致估計,更好的辦法是對總體參數進行區間估計。區間估計是根據樣本統計量,利用抽樣分佈原理,用概率表示總體參數可能落在某數值區間內的推算方法。在區間估計中,給定置信度,根據估計值確定真實值可能出現的區間範圍,該區間通常以估計值為中心。區間估計的種類有很多,主要包括總體平均值的區間估計、總體百分數的區間估計、標準差和方差的區間估計、相關係數的區間估計等。從構造估計值的方法來看,包括矩法估計、最小二乘法估計、最大似然估計、貝葉斯估計等。區間估計通常需要處理兩個問題:(1)求出參數的估計值;(2)在一定置信度下指出所求估計值的精度。精度用估計值與被估參數之間的接近程度或誤差來度量。例如,由於發動機產品投試樣品的數量通常較少,造成可靠度估計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使用帶有置信區間或給定置信度(例如90%)的可靠度區間估計方法比使用僅具有50%置信度的可靠度點估計方法更為重要。 在統計學中,通過樣本統計變數得出的差異做出一般性結論,判斷總體參數之間是否存在差異,並且判斷樣本與樣本、樣本與總體的差異是由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引起的還是由本質差別造成的。這種推論過程稱為假設檢驗(hypothesis testing,又稱統計假設檢驗)。抽樣誤差是測量樣本值與真實總體參數值之間的差值,其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樣本的大小總是小於總體的大小,所以樣本資料無法捕獲一些總體特徵。在假設檢驗中,給定置信度,根據真實值的假設值確定估計值可能出現的區間範圍,該區間通常以假設值為中心。如果計算得到的估計值在此區間範圍內,則接受原假設,否則拒絕原假設。例如,在10個地點進行森林間伐後,樹木的生長速度提高了25%,而在另外10個地點沒有進行森林間伐,要求使用推論統計決定增長率的增加是出於偶然還是真實的。如果假設森林稀疏對樹木生長速率沒有影響,那麼這種假設被稱為零假設。假設檢驗分為參數核對總和非參數檢驗。若進行假設檢驗時總體的分佈形式已知,需要對總體的位置參數進行假設檢驗,稱其為參數假設檢驗。若對總體分佈形式所知甚少,需要對未知分佈函數的形式及其他特徵進行假設檢驗,稱之為非參數假設檢驗。顯著性檢驗是假設檢驗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最基本的統計推斷形式。其基本原理是先對總體的特徵做出某種假設,然後通過抽樣研究的統計推理,對應該拒絕此假設還是接受做出推斷。常用的假設檢驗方法有Z檢驗、t檢驗、卡方檢驗、F檢驗等。 綜上所述,推斷統計是廣泛用於生物醫學和可靠性工程等概率性(非確定性)分析問題的常用方法,也是學術素養中資料處理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術論文中運用推斷統計時,需要注意在“材料與方法”部分對相關概念和假設的應用給出完整嚴謹的論述。  

系統工程的學術圖表製作詳談

學術圖表是指論文或著作中的插圖和表格。插圖和表格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表格可以展示具體數值,而插圖利於展示資料趨勢。引用自己過去發表過的或別人已經發表的圖表,不僅需要獲得出版社的版權許可,而且必須注明出處。插圖分為數據圖和示意圖,各有其目的。資料圖則是理工科論文結果部分的主要展示手段,無論對於揭示新的科學發現還是展示新的科研方法,都具有關鍵性作用。因此,策劃資料圖在本質上就是規劃科研成果的在完整性(深廣性)方面的具體內容。本文論述科研成果的核心內容——資料圖的製作方法。 能夠從資料圖上有效準確讀取資料的最大維度是二維,即一個由橫軸(x)和縱軸(y)圍成的平面。如果維度再多,就讀不准了。如果維度再少,則沒有充分利用人眼能夠準確讀取資料的全部空間潛力,即沒有將資料擺放到極致數量。零維是一個點。一維是一條線。二維是一個平面。三維圖(或稱立體圖)由於具有傾斜的透視效果,並不利於準確讀取資料。因此,人們通常將三維圖壓扁轉化為二維等值線圖,將原本屬於在立起來的第3根軸(z)上的數據投射到x-y二維平面上,用一圈圈的曲線表示z方向的等值資料。因此,資料圖的策劃目的就是如何使用x-y曲線圖和x-y-z等值線圖用滿二維平面所能發揮的表達潛力。 任何一個系統,都可以用“輸入-關聯-輸出”來表徵其科學內涵關係。學術論文的目的通常就是揭示輸入如何影響輸出,以及如何描述關聯。例如,對於發動機系統,輸入是燃料流量和環境溫度。輸出是功率和尾氣排放。關聯是發動機硬體或代表發動機硬體的性能計算模型。輸入參數稱為因子(factor)。輸出參數稱為回應(response)。因子通常用x1、x2、x3、…、xk表示,稱為k維因子,構成k維空間。因子中包括可控因子和雜訊因子(noise factor,即不可控因子)。回應通常用y1、y2、y3、…、ym表示,稱為m個回應。回應參數中包括優化目標和約束條件。 如果一個系統是穩態的,不隨時間變化,那麼這個系統的因子和回應就都是與時間無關的狀態參數。但是,很多系統都是具有動態變化的瞬態系統,即與時間有關的動力學系統。這時,時間(t)便成為一個獨特的因子,經常佔據資料圖的橫軸。這就導致在二維平面只能再放另外一個因子。這就是為什麼瞬態系統在資料表達方面非常困難的原因。 如果一個系統可以用確定性假設來描述,那麼它的因子就可以具有幾個離散的水準值。例如,發動機的燃料流量可以是10、20、30等。但是,如果一個系統必須用非確定性即概率性來描述,那麼它的因子就必須使用諸如正態分佈等概率分佈函數來表徵,例如某個參數的製造誤差或發動機的環境溫度變化規律。概率分佈用概率密度函數(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簡稱pdf)表徵,橫軸是參數取值,縱軸是pdf值,概率分佈曲線上的每一個點表徵該取值出現的機會大小。對於概率性資料,由於pdf值需要佔據一根坐標軸,這也導致在二維平面只能再放另外一個因子。這就是為什麼概率性系統在資料表達方面也非常困難的原因。 大多數的科研工作是穩態和確定性的,這意味著這些工作可以策劃將兩個因子放在二維平面。這時,有兩種作圖方式。第一種方式可以用Microsoft Excel作圖,將x1放在橫軸,將回應放在縱軸,做出一條曲線,此時x2必須固定某個取值。然後,將x2取3~5個水準值,分別做出3~5條曲線。這就是著名的“五線圖”。第二種方式需要用MATLAB作圖,將x1放在橫軸,將x2放在縱軸,將回應值標記在等值線上。這兩種作圖方式都稱為參變數掃值法(parametric sweeping)。它們的特點是將兩個變數像席捲掃描一樣囊括所有因子水準值的組合,這稱為全析因設計(full factorial design)。參變數掃值法對於應付一個或兩個因子是非常簡單、有效和準確的,而且可以從做出的資料圖中直接觀察和讀取最優值,即某個響應作為優化目標時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以及對應的一個或兩個因子的取值。 當因子數量超過兩個時,如果仍然使用參變數掃值法做全析因設計,不僅作圖表達會變得非常繁瑣,而且回應參數的計算量也隨著因子數量和因子水準值數量的增加而快速急劇增加,導致實際上無法執行全析因設計。這時,就需要使用部分析因設計(partial factorial…

11種示意圖在學術論文中的用法

所謂示意圖是指不具備定量(quantitative)資料關係而僅具備定性(qualitative)內容的插圖。示意圖與資料圖構成了插圖的全部種類。理工農醫類學科的絕大部分科研成果均使用資料圖或資料表的形式展示,這與這些學科通常需要使用定量資料描述客觀規律的科研特徵有直接關係。相比之下,文史哲等學科則更多地使用示意圖或示意表。實際上,示意圖在日常工作計畫中和任何學科的科研成果展示中都非常重要。本文簡述示意圖的作用、工具和使用原則。 資料圖與資料表的主要區別在於資料圖偏重展示資料之間的比較關係和走向趨勢,而非強調顯示資料的具體數值,雖然數值也能夠被標記在資料圖上。資料表則偏重展示資料的具體數值,或展示比較不同類別或不同單位的資料,例如在同1個表格中開列6列具有不同單位的資料。而帶有這麼多不同單位的資料如果用圖來展示,則需要使用很多張圖。 文字或表格與圖之間的區別在於文字或表格不夠直觀,而圖由於具有在形狀、色彩、線條、指向和位置關係等方面的優勢而非常直觀,能夠讓讀者用最短的時間將內容理解得最為透徹。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一幅好的插圖勝過千言萬語”。 示意圖與資料圖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示意圖能夠在表達思路或概念方面擺脫數字的束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和發表論著時,只要遇到無需展示精確數位的場合,都可以考慮使用示意圖來直觀有力地表達,達到精簡文字描述的目的。正是由於沒有精確數位的束縛,示意圖被方便快捷地廣泛用於工作方案的策劃和討論中,即人們常說的草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示意圖並不等於潦草或不成熟。很多正式的學術成果、方法和概念恰恰需要使用不帶數位的示意圖來表達,因為示意圖具有資料圖所不具備的特殊優點。 雖然有很多軟體能夠製作示意圖,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科研人員來講,PowerPoint軟體中的示意圖功能已經能夠基本滿足多數需求,包括流程圖、邏輯關係圖、層級關係圖、迴圈關係圖等。因此,有必要重點介紹PowerPoint中的SmartArt的功能。在Microsoft Office 2007版出現之前,繪製示意圖很麻煩,通常需要在PowerPoint中使用線條、方框、箭頭等基本元素逐個拼接作圖,並在統一格式和對齊位置等美工細節方面耗費大量時間。自Microsoft Office 2007版開始,在PowerPoint、Word、Excel中,在“插入”功能表下均增加了一類極為方便的示意圖,稱為SmartArt圖形,使使用者能夠使用大量的預置範本輕鬆創建清單、流程、迴圈、層次結構、關係、矩陣、金字塔圖表這7類圖形。而且,每種類型均包括很多種不同風格的佈局格式供用戶選擇。在SmartArt圖形的左側顯示有文本視窗,使用者能夠輸入和修改示意圖中想要顯示的文字或數位。 清單(Blocks)類型的SmartArt圖形能夠用合適的顏色和幾何形狀展示非有序區塊或分組區塊。這對於總結論文的論點或內容提要非常有用。 流程(Flowchart)類型的SmartArt圖形能夠用各種箭頭和長方塊展示流程,顯示工作任務流中的順序步驟。使用者再也不需要去花費時間拼接箭頭和色塊位置。這對於介紹論文所用的科研方法和試驗步驟非常有用。 迴圈(Circulation)類型的SmartArt圖形能夠用各種箭頭和色塊展示具有迴圈性質或反覆運算性質的流程。 層次(Hierachy)結構類型的SmartArt圖形能夠用各種組織結構形式或邏輯結構形式展示層級關係或平行關係。這對於介紹組織結構或事件的邏輯推理非常有用。 關係(Relationship)類型的SmartArt圖形能夠用各種匯總、分解和比較的邏輯關係形式展示各因素之間的關係。這對於論文的結果總結部分和討論部分的邏輯推理非常有用。 矩陣(Matrix)類型的SmartArt圖形能夠用四個象限的形式表達二維平面上的元素邏輯關係,或顯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這對於使用排列組合方法介紹論文中的邏輯分類非常有用。…

你不能錯過的科學繪圖神器

極度理性的科學與極度感性的藝術在社會上常被看作光譜上的兩端,但是科學與藝術本來就有交集,這樣的交集從一世紀時希臘醫師迪奧斯克里德斯 (Pedanius Dioscorides, ca. 40-90)的植物專著《藥物論》中就看得出來,兩千年後自然科學期刊開始接受圖文摘要(graphical abstract)的今天,科學繪圖已經要逐漸發展成一門顯學了。擅長圖像思考及表達的你,可以大膽轉換科學概念的呈現方式了! 科學繪圖之所以是門不容小覷的專業,是因為科學繪圖不是偏重美感及感知的繪畫,而是把科學概念和許多語言無法描述的想法以圖像的方式與研究同儕和社會大眾溝通.雖是圖像,其實就是研究成果。既然是專業的研究成果,通常有許多同領域的研究人員在期刊或是專書中都有類似結構的圖像,準備繪圖前應該盡量(1)蒐集到2個以上的已出版參考圖;(2)到線上圖庫或是下段將介紹的科學繪圖平台,以關鍵字搜尋能夠使用的圖;(3)決定本次繪製圖片的尺寸;(4)考慮是否需要彩色,還是黑白效果較好;(5)以真實尺寸畫圖像草稿。如果是手繪達人的話,或許各種繪圖軟體都不甚順手時,可以直接以手繪圖像上陣。 許多傑出的科學都頗有藝術天份,達文西就是代表人物,回想一下在生物課本上看到的那些動物細胞圖、人體器官圖、植物維管束圖、各式各樣病毒的圖片,還有DNA雙螺旋圖,要能夠精美專業地繪製這些圖案並不容易,但是生在視覺傳播媒體日新月異的當代,科學家想要以圖像傳達新的概念或研究成果已經不是難事,因為免費或收費合理的科學插圖繪製平台及繪圖軟體已經如雨後春筍的姿態出現在科學界了。除了設計簡報和海報很好用的Canva以及Pictochart,還有許多自然科學研究人員不能錯過的科學繪圖神器: 已有20萬使用者的Biorender:Biorender是為生命科學相關超過30種學門量身打造的線上科學繪圖平台,有2萬筆以上免費圖片,最新的COVID-19主題也有專業圖片可用,只要具有使用PPT的直覺就能上手,提供免費到專業及付費使用方案,絕對不能錯過! 理工專門的edraw:以App的形式提供物理、數學、化學三大領域常用的圖片,比如透鏡、光源和波、分子圖、化學測試、實驗室設備插圖、電路圖、3D幾何、分析幾何等,應有盡有。 科學小畫家org:大家還記得Photoshop還沒出現的年代的小畫家軟體嗎?這就是免費使用的科學專業小畫家,可以自由插入圖片,裁剪和調整圖片大小,加入手繪功能,還有線上社群一起討論科學繪圖的疑難雜症。 io圖表專家:對慣用Word的人來說,這就像製圖表專用的文書處理版面,免費註冊,具有商業、工程、軟體等各式各樣流程及系統底圖,可以節省許多時間。 繪製科學插圖的專業人才需要具備大學程度的自然科學背景,還要有插圖或設計師的美術能力,以北美地區來說,目前少數大專院校有設置專門的科學繪圖學位,一個單位可能一年僅有不到10位的畢業生,在這個圖像資訊爆炸的時代,科學繪圖這個新興領域的工作機會正在成長,兼具有科學及藝術背景的斜槓人才不妨一試。

圖表說明怎麼寫?秘訣告訴你!

表格 (Tables) 與圖示 (Figures) 是關鍵的一環。適當地插入圖示及表格,再搭配標題和簡短的說明文字,可以更清楚地表達觀念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教您怎麼寫論文圖表的標示及說明。

用甘特圖來強化你的研究專案管理

無論在那一個產業,都要推動一個接一個的計劃,面對專案如麻,必須要有好的專案管理;計劃能否如期達成目標,與專案管理的品質脫離不了關係,專案管理最常見的現象是無法掌控時間,造成進度落後,成本也跟著失控。在學術界也是如此,研究者需推動一個接一個的研究計劃,尤其是需要團隊分工時,有的人需負責主要項目,有的人只占部分人力,參與研究的每位成員什麼時候必須及時配合,這時候,好的專案管理變得很重要。典型的研究計劃之專案管理包括研究目標、時間、風險和成本,專案管理品質左右了研究計劃的成功決定因素;尤其學術研究經常是面對一個未知的領域,對於未發生的事情經常難以掌握,所以更需要一個很好的專案管理模式來加以控管。   專案管理的展開,首先需要制定周詳的計劃,缺乏周詳的計劃可能會阻礙每個工作項目的進行,每個工作項目都是環環相扣,幾乎所有項目都互相牽制,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因子是時間和資源。專業經理人(計畫主持人)要以實用的工具來控制時間、拿捏進度,而最常被使用的工具就是甘特圖(Gantt charts)。甘特圖是一種可視化的指南(visual guide),能為專案經理人節省時間和金錢。內部政策、資金來源、組織運作決定了專案計畫的方式,使專案在推動時能夠發揮作用,而專案管理為計劃提供了成功的保證。   甘特圖根據時間表展開研究計劃。先定義出目標時間,按時間點列出項目活動(activity)或任務(task),定出里程碑(milestone)。除了可以快速繪製,更能輕鬆更新。因此經常運用於各行各業的專案計劃。活動時間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每個任務的時間必須切合實際,給予團隊成員充分的資源和足夠的時間。甘特圖通常以條狀圖來呈現: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工作項目,條線則代表工作項目開始與完成的時間,甘特圖可以一目瞭然的呈現出時程。如下圖所示: 典型的甘特圖 項目 時間 Week 1 Week 2 Week…

應該使用哪些工具來為研究論文設計出高品質的圖像?

手稿可表達這數個月或數年來,從一連串實驗中所收集到的數據。然而,原始數據或敘述本身並不足以成為好的期刊論文。數據視覺化工具和免費繪圖軟體能够讓科學家解釋他們的科學故事。絕大部分的讀者的閱讀習慣,一向是有圖先看圖,有表先看表,有公式先看公式,最後才看文字。以這些工具來使科學插圖更加完善,可以牢牢地抓住審稿人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它將有助於讀者快速了解數據,增加引用和分享研究論文的可能性。   為什麼圖像品質很重要 期刊對於圖表/圖像的品質有嚴格的指導方針,例如每個圖像的像素數(pixel number)或是解析度(每英寸多少像素點,DPI)。如果圖像品質不好,則編輯或其他工作人員將會在審查之前,便把手稿給拒絕掉。此外,品質差的圖像會給讀者和審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在編輯和製作科學圖像時,一定要使用科學文章專用的插圖軟體或繪圖工具,使您的數據清晰易懂! 讀者的閱讀往往時間很短,而表格可以迅速傳達數據給讀者。因此,當您設計表格時,可以花點巧思,讓您的論文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因此,您的表格應該清晰明確且具有描述性的表抬頭,每個欄位的定義要明確,每個儲存格中的資料應適當對齊,讓讀者能一目瞭然,或是方便比較。也因此,研究人員可以使用適當的工具來創建出版品的圖像。 一般工具的用途和限制 現在軟體很發達,作者可以挑選許多的工具使用;而選擇哪一個工作,要取決於你的電腦知識、預算和所希望得到的結果。 R,是一個免費的統計計算程式,適用於各種作業系統,有利於圖形的開發。它的優點是:即使欠缺有關賦予圖像真實化(rendering)的設計條件,但是依舊能輕易的產生具有出版品質水準的圖。由於R是免費的,所以它不會像訂閱服務所提供的軟體那麼方便使用,例如Prism,是隨著訂閱服務而提供允許數據分析和圖表開發的軟體。 ImageJ,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開發的免費軟體。簡單來說,它是一個圖像處理程式,允許使用者編輯、分析、處理、保存、列印、修改顏色和圖像定量。它有一個很特殊的功能,是它能够從影片產生堆疊(stack),也就是一系列圖像,或是將照片轉換成影片,這有助於活細胞成像。 Inkspace,是一個高品質的向量圖形編輯器,是一種開源軟體(open source…

6個撇步讓你漂亮呈現科研論文中的圖表

科研論文中的圖表是研究結果最為直觀的顯示方式。表格和圖片可以更加清楚直觀地表現一些複雜的信息,比如復雜系統之間的關係以及事件發生的順序等。一張清晰、直觀且表達正確的圖片會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它的效果往往勝過大段的文字描述。 現在很多期刊對圖片的分辨率、格式和文字標註都有明確的要求。因此確定好目標期刊後,應該根據期刊的《投稿須知》來修改文章的圖片。文章裡的圖片一般來自照片、作圖軟件或者數學處理軟件做出來的圖形。用合適的工具來處理不同類型的圖,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處理照片的工具,重量級的有Photoshop,輕量級的有ACDSee跟畫圖板,個人是比較推薦GIMP。因為它不僅是個功能非常強大的開源軟件,而且還支持很多種格式的導入和導出。常用的數學處理軟件有MatLab 跟Origin。其中Origin可以做出非常專業的圖形。當然Excel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流程圖用Visio或者PPT就差不多滿足所有需求了。 在圖片的使用上,有一些地方容易出問題,需要注意: (1)確保每個圖提供的信息都是清晰和真實可信的。實驗過程中獲得的原始圖像一定要長期保留。後期的所有修改、調整不得使圖像失真,不得影響原圖的真實性。修改後的圖像只能另存為其他文件,千萬不要覆蓋原始圖像。 (2)照片類的圖片應注意攝入參照物,背景乾淨,分辨率越高越好,不要逆光拍攝。 (3)圖片表達簡明扼要,盡量刪掉圖中不必要的文字。圖表使用的字體,標籤和縮寫都必須是一致的。另外圖片跟文章中的文字說明要匹配得上。在文章的修改過程中,圖表的標號很容易改著改著就不一致了,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4)用圖還是用表?在一篇科研文章中,有些類型的信息既可以用圖也可以用表格來呈現,這時應該選擇一種能最有效傳達研究中關鍵信息的形式,數據少的用表好一些,數據多則使用圖。趨勢的比較用圖比表格更適合一些。在表達方式上,盡可能使用最緊湊的格式,也就是說,相同的數據信息要么用圖,要么用表,千萬不要兩種都用而導致重複表達。在構建數據表格的時候,要權衡數據的完備性和重要性,不要把表格弄得過於復雜。必要時要把一個大的數據表按照類型分成幾個小表格,這樣讀者在閱讀的時候,重要的數據一目了然。 (5)有效的說明。每個圖形跟表格都應該有一個簡短的說明,即使讀者不看文章的內容,僅僅通過圖表及其標註,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在文章正文中,也需要引用到圖表中的一些關鍵數據,但是千萬不要重複羅列表格中的所有數據。 (6)不管哪種類型的圖片分辨率都要高,打印出來要足夠清晰,很多學術期刊要求是600dpi,這也是打印機的最高分辨率。 另外還需要注意幾個小細節:坐標標籤和單位要準確;圖中文字的大小要一致;同一張圖中不同曲線要使用不同線型或者標記區分,在用顏色區分時要注意打印成黑白之後是否還能區分清楚。圖片的背景最好是白色的,其他的顏色在屏幕上也許比較好看, 但是打印出來的效果卻不會很好。

如何在研究論文裡使用圖表?

圖表在研究論文中的作用,絕不是添加可有可無的訊息,也不是用來手稿完成後錦上添花的裝飾,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良好的使用圖表不僅僅可以縮減手稿冗長的篇幅,直觀的解釋數據的比較、相互的關係,還能讓讀者快速的理解內容,以下有幾個在使用圖表時必須要強調的基本原則: 在文字、表格、簡圖和圖表之間做選擇時,要以最能合理、客觀的表達和示範作為標準。 一般情況下,表格比圖表更適合用來表示具有結構特徵的數字資訊,圖表比表格更好表示相關性和比較性。 表格和圖表,在最佳狀態下應該能被讀者一目了然的閱讀,此時文字只是對於重點著重討論,而不是重新描述一遍。標題和圖表中的單位、關鍵詞要清晰,讓讀者在快速閱讀時也能明白。 數字說明應該盡可能的保持簡單,度絕單位和定義的不確定性。 圖表的設計應以視覺上的清晰度為優先,無關緊要的線條和設計可能反而阻礙快速和正確的閱讀。 當一段文本中出現多於三至四個數字時,應考慮將數字結果總結於圖表中,以防止太多的敘述反而混淆原本想表達的資訊。 圖表像素需要兼顧印刷和網路上縮放的可能,仔細閱讀期刊要求以減少後期修改的困擾。 現代科技發達,除了最基本的word自帶的繪製圖表功能,還有眾多軟體提供研究人員製作精美、直觀、視覺效果強大的圖表,例如:Inkscape、yEd、tikz、Dia、SmartDraw…。再也不要把圖表當成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花點心思在圖表的使用上,你將會感嘆圖表所能達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資料: 表格,圖表和統計的詳細介紹

善用圖片與圖示

相信大家都同意,「看圖說話」要比閱讀一大堆文字來得清楚明瞭。在科學寫作中,經常涉及龐大的數據、專門的理論、特殊的試驗設計等,更是難以用文字逐一描述,因此,善用圖片與圖示更顯重要。 在「如何善用圖表? 」一文中,我們探討過製圖的技巧,本文則是就「實用面」來看,究竟在投稿期刊時,怎麼樣的圖片與圖示才容易被接受呢? 我們以 Journal of Ecology 的規定為例,整理出以下幾個重點,提供參考。 1. The legend should give enough detail…

如何善用圖表?

從事科學性寫作時,總免不了要處理龐大的實驗數據,或是統計分析資料,這些數字或文字看來令人眼花撩亂,除了設計與從事實驗的當事人,恐怕外人很難瞭解這些資料與研究主題的相關性。雖然繁雜,但這些數據與資料卻是構成整體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礎,正因為有了足夠數據與資料的佐證,才能得出「科學性」的客觀結論。 為了方便閱讀並進行比較,圖表成為表現這些數據與資料的好幫手。一般而言,根據文章的長短,取決圖表的多寡,例如:一篇上萬字的學位論文,當然可以按照不同的討論角度,整理出各種相對應的圖表;而一篇發表的期刊論文,則礙於頁數限制,必須精簡出最重要的圖表放入正文中,省略次要或過於詳細的背景資料,或是把這些資料放在附件(請見文末 Appendix:某試驗開始時,野外調查三種植物個別覆蓋率的「真實」百分比。由於試驗設計原本就是按照「目測」的覆蓋率來選定樣區,因此「真實」的調查值是為補充資料,所以放在附件提供讀者參考即可)。 再來是關於製作圖表的技巧。最常用的作圖製表軟體應該莫過於 Excel,不但可以進行運算、排列、簡易的統計,還能繪製常見的直方、長條、曲線及散佈圖等,視需要也可輕鬆加上誤差範圍或變異數等標示(如下圖所示)。不過在繪圖時請注意,務必把握清楚表現出「差異性」的原則,例如下列兩張長條圖,從第一張圖發現,13 種處理的土壤 pH 值(Y 軸)差異大約介於 4-5 之間,因此縮減 Y 軸範圍,修改得出第二張圖,Y 軸範圍僅介於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