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社群網絡

教學研究外,別忽略了這些學術影響力

學術素養教育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側重於從基本素質角度塑造合格的學術人才,使他們能夠獲得完整的專業化訓練,激發專業熱情,具有科技倫理、職業道德和學術道德,具有嫺熟的學術寫作、英文科技寫作和翻譯的技能,能夠熟練地向英文期刊和中文期刊投稿並進行學術彙報和交流,通曉研究方法論,熟練掌握研究方法和專案管理方法,具有敏銳的研究意識和文獻檢索及引用能力,能夠快速熟練地大規模處理資料和策劃製作學術圖表,有能力撰寫科研經費申請並獲得經費支持,並有能力對自己和他人正確做出學術能力評價。在這些基本素質之上,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高階能力,尤其對於高層次人才的發展來講更為重要,那就是學術社交影響力。這個能力是指通過個人的努力來影響單位、社團、國家的決策和行為,對社會做出積極有益的高層次貢獻。 學術社交影響力是領導人才必須具備的高階能力,但它並不是一項高不可攀的能力。所有人只要用心和努力,都能形成一定的學術社交影響力。這個能力概念的提出,為人才發展從社會影響力方面強化了培養意識,指明了培養方向,使得人才的貢獻視角不再僅局限於學術知識和專業技能,而是擴大到承擔起積極引領社會發展的責任。它具體包括以下九項能力: 參加領英(LinkedIn)、學會和開展學術社交的能力; 發表論著之外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活動能力; 在單位內部和外部說服他人並實現想法的影響力; 開展團隊工作和建立學術流派的能力; 參與和組織學術會議和學術界活動的能力; 擔任義務審稿人、期刊編委和客座主編的社會學術能力; 倡議和組織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能力; 在學術委員會任職和施加學術影響力的能力; 在政府諮詢機構任職和對國家政策施加社會影響力的能力。 一、參加領英(LinkedIn)、學會和開展學術社交的能力 一般來講,除了大學教師在學校網站公佈自己的電子信箱和電話號碼外,其餘各種科研院所和企業單位的專業人士不一定會在本單位的網站公開聯繫方式。領英(LinkedIn)就是為了解決這種聯繫需求而誕生的社交媒體,是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在領英上能夠快速建立人脈網路,便於找工作、開展合作和與素不相識的職業人士自然地建立聯繫。另外,很多專業人士都參加職業社團,例如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等,便於發表論文、參加學術會議、參加社團的組織工作、擔任學會或協會的社會職務等。加入上述這些專業社交團體、建立連絡人脈並開展義務組織活動,是施加學術社交影響力的最基本環節。 二、發表論著之外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活動能力 有些科研人員的論文或專著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體現在發表論著的期刊或出版社的檔次比較高,影響因子高,被他人引用的次數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自己的學術思想就會自然而然地被別人在專業內外去宣導、弘揚和推廣。要想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成就一番事業,需要自己動手提議和開展一些社會學術活動,例如組織學術講座、開辦行業培訓班、在大學裡開設課程。這些社會活動都需要依靠聯繫相關人員、單位或行業社團才能開展得起來。…

學術研討會必備攻略

研討會是相關領域學者集合在特定主題之下,為發表、討論成果召開的學術會議。規模有大有小,會安排專題演講、研究報告、以及社交活動等。研討會的選擇非常重要,必需謹慎。找到適合自己的研討會後,更得好好計畫,把握參會過程的種種機會。 學術研討會,讓您受益無窮 參加研討會的好處很多: 借機整理自己的研究,並鍛鍊演說、應變能力 與同行互相切磋,找到更好的實驗方法 吸收新知,了解領域中最前線的技術 學術交流,掌握機會建立合作關係 研討會中,要如何有效利用機會?以下供參考: 研討會攻略 事前計畫,也順應變化 先看好哪些演講、活動、講者是對自己有幫助的,目的清晰地去參加學術會議,才能充分利用寶貴時間。同時,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要隨時見機行事,比如在中場與另一名研究員聊開了,或許這個交流機會比聽演講更難得;若長途旅行也得衡量自身情況,有時候休息才是最佳的時間利用。 反覆練習,舉一反三 事先準備是必需的。您的演講得排練不說,也請想好能怎麼簡短地在社交場合解釋自己的研究才能引起他人興趣。如何應對別人有可能提的問題,有準備才能無往不利。 交流、交友,都是合作機會 學術會議中,會內會外請真誠地發問、回饋建議、交談、建立關係。要注意,再輕鬆的場合還是要保持專業合宜的行止。說不定您會從閒談中開展未來的學術合作機會。…

在研究中使用社群媒體的數據

這個時代,社群媒體的威力無窮,除了社交之外,在研究中是否能使用社群媒體的數據資料呢? 1.社群媒體 – 憂喜參半的存在 在世界範圍內都大受歡迎的社群媒體例如: Facebook、Twitter和 Instagram可以說是現在資訊的匯集處,對於不少學科範圍的研究人員來說簡直是龐大的數據寶庫。 然而,要使用這些數據是見不簡單的事情,不同的社群媒體和供應商對於這些數據的收集、分享和發佈都有其獨特的政策和程序,不當的使用是會惹禍上身的。 2.社群媒體數據的潛力? 使用起來太麻煩,所以乾脆就不要用?但社群媒體數據的眾多優點,你能抗拒的了嗎?與傳統的研究方法相比,社群媒體的數據優點如下: 與研究相關的資訊是實時更新的。 不管研究使用的工具、方法和可能的潛在偏見,資訊都是未過濾的原始數據。 它能自然而然的從積極參與的人群中收集數據。 儘管再狹窄的、條件再多的用戶統計都能夠被實施。 3.倫理的挑戰…

學術圈中怎麼用Twitter?

首先,你的第一個問題可能是,Twitter 對於學術研究有什麼用處?最基本的用處莫過於聯繫上你本來一輩子也遇不到的人,再者就是建立起你的線上人際網路,同時開啟重要的研究內容的相關話題且進行討論。 現在你是否明白了Twitter的好處了?還是不知道從何入手? 先選個用戶名稱 兩個選擇,顯然第一種就是用你的名字拼音或英文名,例如@TommyChen,這種如果有人已經註冊了那就換第二種,略風趣幽默還與你的領域有關的,例如@JoanStudyNewEnergy或@MikeTheMonkeyMan(如果你剛好研究新能源或猴子的話),重點在於清楚易懂又好記憶,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用青少年時期亂註冊的帳號名阿! 必須要放張頭像照片 此處“必須”是關鍵詞,放一張你半正式並且有笑容的照片,或是與你的領域相關的圖片, 如果你什麼照片都沒有,一般會認為你是騙子帳號喔! 開始”Follow”別人 從哪裡開始打入Twitter的世界?開始尋找你有興趣的人、團體、新聞、話題動向,不用刻意的限制自己要走多專業的路線,因為只有你把帳號好好的熱身了,別人就會反向回來關注你,也可以多觀察一些關注人數過萬的大帳號,他們往往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可以是你借鑑的好對象。 可以開始發文了 剛開始你90%的內容通常都是轉發一些網上的文章或轉發他人的推文(twitter文的簡稱),以下有幾個重點可以學起來。 -      例如你看到某文章與新能源或猴子相關,你可以轉發之後加上@原作者Twitter帳號(如果有的話)。 -     …

學術研究人員的人際關係網路

每年攻讀博士的人數都在增加,以學術研究作為職業的選擇,要順利的開展職業生涯,全憑學術研究實在難以脫穎而出,此時,人際關係網路的搭建是個不錯的輔助方式。 不要一聽到建立人際關係網路就覺得壓力大,或是認為又多了要完成的〝任務〞,這種心態會讓你要不就有牴觸心理,要不就是和人相處顯得虛假有目的,結果都是浪費時間。 把建立人際關係網路之初,就像是小時候去公園玩耍想加入一群不認識的小朋友裡面一起玩…. -      友善,但不用太親近,以免把人嚇跑了 -      當場能感覺有所了解彼此,有初步的認識即可 -      目標是下次接觸時顯得不陌生,還能再進一步交談 這時的公園,可能是領域中的幾個大型研討會,但不限於研討會,因為研討會中的人來來往往都是領域中相關的熟面孔了,你需要更大的社交網路!其他還可能是你的校友會、公開討論群、研究機構舉辦的活動等。更好的情況是參加一些週期性的活動,例如每週、隔週、每個月一次的聚會,與較為固定的人群搭建較牢固的交情,這是你延伸社交網路的最佳方式---他們向他們的社交網路引薦你! 另外有幾個小技巧幫助你與陌生人從頭開始一段對話… -      對參與同一活動的人:若是與對方曾經照面過多過一次,去坐在對方旁邊,介紹自己,詢問對方是否常參與此活動… -      對於活動舉辦方:介紹自己、感謝對方舉辦活動、說明自己對活動印象最深或最欣賞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