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如何識別和避免掉入掠奪型會議的陷阱

掠奪型會議的性質通常是小型、具營利性質,他們通常會利用研究人員的需要,例如研究人員需要受到好的名聲,或是需要受眾。此外,最近的數據顯示,掠奪型會議的數量現在超過了所謂的合法會議。並不是所有的掠奪型會議都是小型的、組織散漫的,或是地下活動,這與大多數學者認知恰好相反。掠奪型會議為了確保他們能獲利,通常會包裝出一個體面的組織。但是要判定是否是掠奪型會議是有跡可循的,例如同時把低品質的研究和知名學者的研究擺在一起。

掠奪型會議通常從研究人員手中獲取資金,該組織一次可能由數百次會議而組成。例如 BIT生命科學(BIT Life Sciences )是一個知名的掠奪型會議主辦單位,經常在一次向各領域學者傳送電子郵件。藉由這些研究人員亟欲發表論文的企圖心下,此類掠奪型會議便是從願意支付會議費用的人員以及與開放近用發表相關的費用中賺取收入。通常掠奪型會議是組織良好的活動,在研究人員承諾在付出巨額費用後,然後給予這些研究人員榮耀,例如表揚、獎項等。

有很多方法可以識別掠奪型會議,這對於作為研究人員以及學術發表領域的從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該會議是否被列入目前已知的掠奪型會議黑名單?
  • 若該會議未出現在黑名單中,不代表該會議不是掠奪型會議。
  • 是否有專業社群和其他體制完善的組織主辦這次會議?要小心過於泛用的名稱,而且要避免過大型的會議,也就是將太多種領域結合成一體的會議。
  • 是否有聯繫該會議主辦單位的各種選項?大多數合法組織是不會使用免費電子郵件帳戶的,而且合法組織的郵件會帶有「edu」的網站。
  • 論文能被接受,需要多長的時間?大多數掠奪型會議允許往來的時間很短。
  • 該會議是否會頒獎給研究人員與其論文?
  • 會議主辦單位是否承諾讓論文發表?大多數合法會議是不作此保證的。
  • 編輯委員會的地理位置是否不同?如果所有編輯委員都來自同一個地點,那麼這很可能是掠奪型會議的跡象。
  • 編輯委員是否有任何關於他們自己的學術背景資訊?
  • 是否有學歷或學術背景的證據說明審查成員或編輯可進行同儕審查?

雖然掠奪型會議數量眾多,但也有很多人呼籲研究人員避免踩到這些會議的陷阱。「Think. Check. Attend」是一個幫助研究人員和學者判斷該會議是否合法的組織,他們為研究人員提供教戰手冊,幫助他們確認是否是掠奪型會議。

其他的行動則僅僅是掠奪型會議的黑名單,最著名的掠奪型會議黑名單是由科羅拉多大學的圖書館員及研究員Jeffrey Beall所發布,他是科羅拉多大學的圖書館員及研究員,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整理出這份黑名單,堪稱為識別掠奪型會議的先知。

掠奪型會議對學術界的影響可說是禍患無窮。除了謊言之外,會議和期刊的最大問題是缺乏監督機制和品質管制。大多數掠奪性組織也不會進行同儕審查。更糟糕的是,他們不會為不合格的研究作把關。由於這些掠奪性使研究濫芋充數、魚目混珠,也使得要搜尋合法研究變得更加困難。掠奪型會議還會挑選世界偏遠地區來開會,白白浪費研究人員的時間和金錢。此外,這些會議來自資淺的研究人員,特別是來自開發中國家的研究人員。

所以研究人員應該不惜一切代價避開這種掠奪型會議,避免成為此類會議的祭品。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