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數據
從事科學性寫作時,總免不了要處理龐大的實驗數據,或是統計分析資料,這些數字或文字看來令人眼花撩亂,除了設計與從事實驗的當事人,恐怕外人很難瞭解這些資料與研究主題的相關性。雖然繁雜,但這些數據與資料卻是構成整體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礎,正因為有了足夠數據與資料的佐證,才能得出「科學性」的客觀結論。 為了方便閱讀並進行比較,圖表成為表現這些數據與資料的好幫手。一般而言,根據文章的長短,取決圖表的多寡,例如:一篇上萬字的學位論文,當然可以按照不同的討論角度,整理出各種相對應的圖表;而一篇發表的期刊論文,則礙於頁數限制,必須精簡出最重要的圖表放入正文中,省略次要或過於詳細的背景資料,或是把這些資料放在附件(請見文末 Appendix:某試驗開始時,野外調查三種植物個別覆蓋率的「真實」百分比。由於試驗設計原本就是按照「目測」的覆蓋率來選定樣區,因此「真實」的調查值是為補充資料,所以放在附件提供讀者參考即可)。 再來是關於製作圖表的技巧。最常用的作圖製表軟體應該莫過於 Excel,不但可以進行運算、排列、簡易的統計,還能繪製常見的直方、長條、曲線及散佈圖等,視需要也可輕鬆加上誤差範圍或變異數等標示(如下圖所示)。不過在繪圖時請注意,務必把握清楚表現出「差異性」的原則,例如下列兩張長條圖,從第一張圖發現,13…
(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