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研究創新度?

要想在學術出版的領域中發光發熱,一般來說有兩種管道,一是在高影響係數期刊上持續發表研究論文以累積學術聲譽,二則是以最前沿、創新的研究脫穎而出、一炮而紅。上述兩種管道中,前者可說是多數研究人員至今共同奮鬥的目標,而後者則是可遇不可求。但不論是採取哪一種方式,皆須借助「研究創新度」這陣東風始能成功,但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再現性研究難以創新…

哪一類的論文格式更適合你的研究?

從研究論文的目的說起,研究本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記錄研究內容的文章從也應該隨著研究進度而發展,研究性質、方案與協議也會影響研究論文的格式。此外,目標受眾是決定論文格式的最重要變量。避免寫出總結式文章,你書寫的是研究論文不是讀書報告;並且,真正的研究論文應該對現有的知識體系做出貢獻,你在研究領域的位置應該被彰顯出來。 追根究柢,論文的歸處?…

學術欺詐,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研究經費縮減、競爭者日益增加,以及出版物以量取勝的風氣,使衡量研究成果的標準日趨單一,科學研究人員的壓力指數也因此節節攀升,除此之外,監督不周的監管體系,更促使研究員冒險做出違反學術道德的行為。從每年遞增的期刊論文遭撤數量,和頻頻爆出的學術不端醜聞,便不難看出情況仍在惡化。醜聞爆發後,不少研究人員幽幽地辯解:「所有人都這麼做」、「我只是做這麼一次而已」,難道他們都不知道學術欺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僅此一次」的想法會將你推入深淵…

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紛爭何處來?

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紛爭何處來? 正確的署名?如果你對一篇研究論文的產生做了最多的工作(貢獻),你的名字就應該在署名中排第一位,這是你行使你的作者權的最簡單方式,也是正確署名的方法。但,事情永遠沒有這麼簡單,〝最多的工作和貢獻〞在沒有被清晰定義的情況下可能會產生種種誤解和爭議的,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就很可能惡化成為學術界最難看的衝突局面,甚至導致學術不端的情況出現! 1.錯置的假設…

可再現性研究能增加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嗎?

科學研究人員鮮少期望第一次實驗就能得到完美的結果;反之,通過可重複被驗證的實驗過程,科研人員在歸納或演繹推理的同時,自行修正實驗缺失,直至得出滿意的結論。若是研究不具有可再現性,則此研究應該要被重新審視、修正,而後再次驗證,回到這個所謂的自我修正的循環過程中。 此循環過程如此合理、完善,似乎應證了可再現性是科學研究的終極要義,那麼我們在此還有什麼需要深入探討的呢? 執行時的困難…

申請經費之前你該知道的幾件事

有人認為,只有經歷過研究經費申請的研究人員才能蛻變成為〝職業〞研究人員。光是字面意思就充分表達出經費申請對於研究人員代表著考驗,稍稍深究,其實是因為申請研究經費對一個研究人員提出與本職工作不同的思維模式要求,不僅要有嚴謹的研究方法、嚴密的文獻背景和足夠的科學創新性,還需要與〝外界〞打交道.,要能順利轉換思維模式,以下幾件事情你必須要知道! 爭的是經費,不是那一口氣…

細說〝不出版〞怎麼就會〝滅亡〞

如果稍稍關注過以往的文章,就會發現「出版或滅亡(Publish or Perish)」一詞頻繁反覆的出現,彷彿說任何話題都可以扯到這個詞。有人說這是個文化、有人說這是現象,還有人說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此篇沒有打算進入這個社會學範疇的討論中,只是說說具體不出版是怎麼滅亡的。 對於研究生來說,若是正在進行的研究不是〝宜出版〞類型的,那麼日後找工作就會有四處碰壁的可能。…

兩個老闆,怎麼搞定?

兩個老闆,怎麼搞定? 在一般的企業職場中,常見一個員工有個直屬和另一個〝間接〞的主管的情況,不管這個〝間接〞主管的實際身分是直屬主管的主管、或是是其他同級部門的主管,這在精美的組織架構圖上可能看不出來的暗濤洶湧,實際上對於員工來說可能是艱難考驗的開始。 精神分裂的可能性…

標準形同虛設,不如出版所有論文!?

標準形同虛設,不如出版所有論文!? 學術出版的審查門檻,說白了就是信任兩至三位匿名的同儕,能夠公正、客觀、全力以赴的對論文進行審查,整個審查流程中,每個環節都有其薄弱之處,全憑個人的誠信度來維持總體的科學誠信。…

我的文字編輯是否該幫我檢查數據?

我的文字編輯是否該幫我檢查數據?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那你的問題就大了! 不論是機構內部聘請的編輯或是期刊的編輯,他們的校對工作和格式排版中會幫你檢查的也僅限於文法和格式,你的研究數據和公式?如果他們什麼都會,那還要同儕審查做什麼,讓他們檢查一切不就好了…。 事關你的名聲和研究品質…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