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專家觀點:科學界面臨的問題

最近一項調查訪問了270位科學家,旨在探討科學界現存的問題。受訪科學家們都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可以改變現在科學界的一件問題,那會是什麼?為什麼?”雖然受訪者在各自領域中的位置和資歷都不同,其中有研究生、資深教授、實驗室負責人以及菲爾茨獎獲得者,但是他們在一件事上達成了共識,即他們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正受到來自外部機構和勢力的消極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了“壞”科學。

基本的科學研究流程如下:首先是提出問題,然後設置問題的測試集,再得出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需要不斷重複,以確保結果並完善過程。然而這270位科學家卻認為,他們現在做的是被迫選擇以自我保護為優先,而不是追求最好的問題和揭示有意義的真理。

科學家們指出,現在對他們的成功的評價,不是取決於研究的質量,而是由申請到的經費、發表文章的數量以及如何吸引社會公眾的注意來決定的。北達科他大學的研究生凱瑟琳·布拉德肖說:“選擇研究課題時,在一些我知道的肯定有統計學意義的課題和另一些真正重要的課題之間,很難做出抉擇。”

科學家們往往能從失敗的研究中學到更多東西。但是現在,失敗的研究可能就意味著職業生涯的結束。科學家們正被迫發表越來越多的研究以求與時俱進,已經已經跌入了“發布或滅亡”的惡性陷阱。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認知科學系教授保羅·斯馬爾蒂諾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最成功的人將是那些能夠最好地利用現在這個科研體系的人。”

現在,讓我們來簡要地看看科學家們選出的前七位的原因。首先,在學術界錢是很大的問題。第二,由於不良激勵產生了很多設計不當的研​​究。第三,結果的可重複性至關重要但很少做得到。第四,同行評議制度不完善,容易被濫用。第五,太多科學問題因為沒有經費而不能進行研究。第六,科學的溝通障礙。最後,年輕學者的生活壓力非常大。

讓我們來聽聽一些業內專家的意見。

科學團體面臨的問題

orchid-7“今日低薪博士及博士後研究員間的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而關於早期癌症的研究出版也從來沒這麼大量過。”

癌症博士 (12年以上科學及醫學學術寫作經驗, 澳洲)

短期的研究合約中,常只依發表量和影響係數作為獎勵基礎,而因其為短期合約,故會讓研究人員僅僅投入可快速收效的研究。也因此故,由常聘學者出產的科學研究與科學團體成員出產的研究大不相同。此類差異值得探究,因為目前薪資較低的博士和博士後職位供不應求,競爭空前激烈,所以剛剛起步的研究者需發表大量文章。

在2016 年的〈不良科學的天擇〉(The Natural Selection of Bad Science) 一文中,作者 Smaldino 及 Maelreath 撰述了獎勵生涯成就而非科學成就的投資環境,並指出不良的研究方法及保守假設之「選擇壓力」的存在;這類缺乏創新的研究其實不難找到。舉例來說,製藥學科學家常會利用標準的毒成分及藥效評估來比較數百種治療用化學物質,並產出幾十個僅僅是比較測試合成物的化學物質的研究。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發表中,資金充裕的計劃難以對結果可預見的課題提供幫助,使得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取得來自妥善管理的研究基金的“不正當激勵”。但是,在資金匱乏或管理不當的研究基金中,一些人會想盡辦法沉溺於艱深的假設驗證方法,甚至沉溺於價格低、技術好、肯奉獻的勞動力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平庸的保守科學研究受到鼓勵,隨之而來的是學術生涯前途的黯淡。

儘管科學的公開投資額遠比人文藝術類來的高,仍要身為科學家才能享有這種特權,但許多科學家仍像街頭藝人般,因為自己的好奇心而無法有更高的收入。

orchid-4“科學上溝通不良的問題應是容易解決的。”

生物學博士 (12年以上科學及編輯經驗, 英國)

據聞,環境律師 Gustave Depth 曾言:「我以往認為最麻煩的環境問題是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生態系統的傾頹,以及氣候的異變。我還以為具有三十年的科學優勢,便能處理那些問題。我錯了,原來最棘手的環境問題是私心、貪欲與漠視……」就我而言,此話總結了科學的主要問題——問題大多出在銀子上。大學漸以企業方式管理,而基礎科學掙不了銀子(客戶端的程式掙得到,但大學不會做這種事)。盡快出版壓力的背後也是金錢,連複製的損失或健全的研究設計皆如是。金錢縮短了研究合約的期限;金錢讓科學家需要不停購買設備來保持領先的研究成果,最後,讓科學家步上永無止盡的科學投資競賽。不過加快發表速度也有積極的一面,至少學術溝通不暢的問題是容易解決的。科學家不必什麼都懂,也應該要為科學傳播者制定一個道德準則:“不要發表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研究結果”。

orchid-5“科學已不再只是研究和發現,而越來越與人氣相關。”

資訊科技碩士 (11年以上英日語翻譯經驗, 日本)

如今,科學家們所面對的最大問題之一是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研究水平並非通過所提出的問題或研究完成的質量評判,而是由他們得到的資金多少,發表的文章數量或引發公眾多大興趣決定。科學與研究及發現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淡薄,卻與流行熱度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之一是科學家不僅需要得到研究基金,還需要去維持。基金將對科學家的研究內容、成果發表及風險產生深遠影響。這將造成一種惡性循環,為了得到資助和基金,科學家必須去發表工作,而為了發表工作,他們又必須得到陽性結果。因而,科學家們將選擇易於發表的“安全”的研究方向,甚至發表有失偏頗的結果來吸引資助者。

這一問題將直接或間接引發其他問題,包括錯誤的激勵方式導致研究得不到充分設計,儘管結果重複十分重要但缺乏資金支持,同行評審不客觀或有錯誤,得到科研成果耗資巨大,難以向公眾普及科研成果,以及年輕科學家承受巨大壓力卻回報寥寥等。

儘管無論資深科學家還是年輕科學家都在面對這些問題,但並不是說科學界已毫無希望。而是說明當今體系中的缺點亟待改正,來讓科學家們全身心投入到有意義的研究課題中。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