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博士創業家之路

並不是每名博士在畢業後都會走進學術界,教職僧多粥少,大約只有0.5%會成為正式教授。很多人擔心,走出象牙塔,有在「現實世界」生存競爭嗎?受過完整訓練之後的博士,其實已經具備了創業者所需的本事。如果進入企業服務,也不見得要從菜鳥工程師開始培訓,而應有能力直接帶領一個團隊。博士是否能將研究經驗轉而應用在商界實務上?能否創業成功呢?

創業家在草創初期須一手擔起所有事務,從開發產品、尋找客源、客戶服務、佈建網路、物料採購、到人力招募和規劃工作環境等,集研發、業務、公關、人力資源、總務為一身。這些事務很多都是博士生在研究室裡必須面對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自主解決一切問題。

博士路的茶米油鹽

照工作性質分門拆解之下,研究生的訓練其實很容易轉化為創業培訓:

  • 研究問題(產品概念):判斷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具有多高的難度、什麼題目值得研究。這和決定市場缺了什麼、要開發什麼產品,是相同的思考模式。
  • 文獻回顧(市場研究):進行廣泛研究以說明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克服困難,進而能對知識領域或社會作出貢獻。商業的市場研究,目標雖是獲利,找出客戶痛點提出對應的產品,倒也殊途同歸。
  • 研究提案(商業計畫):提出能解決討論議題的研究假設,並提出當前研究和數據佐證;此外還需要制訂全盤計畫。執行上也必須依實際情況有規畫有方向地進行。把研究假設換成產品提案、當前研究換成市場調查,商業計畫也是一般的道理。
  • 演講、會議(佈建人際網路):參加會議、交流發表研究成果,與同領域的學者聯繫互動、向學生授課。企業則需藉由各種管道與客戶、同行作各種交流。
  • 爭取資金:撰寫計畫以爭取各項贊助經費或政府補助,以確保能順利完成研究,就像創業家吸引金主投資一樣。
  • 投入時間、精力與正面能量:支撐研究生完成博士學位,靠的就是這種決心;進入業界或許不盡然能學能致用,但是把這種決心帶在身上,是創業過程所不可或缺的。

Idea-commercialization_FinalImage

入世的學以致用

那麼博士跨入業界後,該怎麼把實驗室習得的技巧帶進辦公室呢?

  • 定義產品或服務:無論選擇哪種產品,確定目標,才能集中火力攻擊。
  • 保護創意概念:以專利來保護概念,可諮詢專利服務公司。
  • 自我充實:不斷收知識、善用網路資源抓住業界動向。畢竟開發產品所需的資訊日新月異,而書本所載則是陳年的知識。
  • 親力親為:公司草創時期,儘可能親手操作所有事務,例如市場研究、產品開發、商業策略、公關宣傳、設備採購,就像博士生一手包辦計畫。
  • 嚴謹測試:產品或服務必須經過嚴謹的驗證過程,企業界的專業管理制度已經很成熟,且有諮詢公司可協助,但鍥而不捨的學術精神卻是最重要的。
  • 從失敗中學習:沒有遇到錯誤就不會成長,研究生、創業家皆然,重點是如何解決問題、避免下次犯錯;尤其變化是業界的常態,沒有任何成功是可以複製的,能夠敗中求勝才是王道。
  • 佈建網路:建立能幫助公司業務成長的人際關係,包含客戶、供應商、競爭對手,並雇用人才使業務推展上得到充分支援。
  • 廣告宣傳:可藉由不同平台宣傳產品,發展品牌。現在電子商務幾乎大規模取代了實體通路,這對於博士而言是很有利的,畢竟博士都是靠電腦工作的。能從「出版或毀滅」中生存,自能在商場闖出一條道路。
  • 競爭力:制得機先,學術上與時間競爭、先一步發表研究,商場上時間就是金錢,誰先推出顧客要的產品、誰就搶占得市場。
  • 制訂成功的執行計畫:制訂計劃、審查、執行、檢討、修改,這個過程在博士日常中必定都歷練過。

早期台灣社會靠著中小企業創造經濟奇蹟,企業主儘管學歷不高,從傳統代工做起撐出一片天;現在高學歷者越來越多,企業型態日趨複雜,已有越來越多博士創業家成功的例子。拿到博士,想去創業,別懷疑,博士生涯已給您全套的創業訓練了。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